国普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02
    2025-05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兴冲冲办了健身卡、美容卡,结果商家突然关门跑路,充的钱全都打了水漂。这样的“坑”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正式实施,以后再遇到“卷款跑路”“退卡难”等等这些糟心事,就可以用新规来维权了。找不到商…
  • 01
    2025-05
    近日,网友小丁在社交媒体举报,两个多月前,她通过“去哪儿”平台预订“五一”期间贵阳一家便捷酒店,前几天却被告知无法入住;目前该酒店已涨到500多元一晚,是原来价格的4倍。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最新情况,事件发生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及时介入,问题已得到解决;平台…
  • 30
    2025-04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谢艺观)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防范“保健品”诈骗老年人消费提示,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远离诈骗陷阱。  据介绍,当前一些不法经营者炒作“保健品”概念,通过低价旅游、免费讲座、免费鸡蛋以及“包治百病…
  • 30
    2025-04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围绕网约货车领域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到损害和致人损害责任承担规则,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依法妥善保护劳动者、受害者、企业等各方权益,促…
  • 30
    2025-04
    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及AI技术日趋成熟,数字人直播现象涌现。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29日公布一起涉AI数字人直播纠纷案,法院认定某网络公司对陈某存在一定程度的支配性劳动管理,为“不完全劳动关系”,驳回某网络公司要求陈某支付违约金的请求。某网络公司招募人员合作开…
  • 30
    2025-04
    原价上千元“贵妇霜”网店卖不到百元  湘潭岳塘检察起底护肤品网络售假套路  本报记者 阮占江 帅标  本报通讯员 赵明  原价上千元的“贵妇霜”,在某网络店铺里标价不到百元,看似“捡个便宜”的背后,实则是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人…
  • 30
    2025-04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有市民反映,家中老年人沉迷于“国学课”,被一些所谓的“大师”不断灌输“一个手机号码就是一条人生路”“别怪路不平,只是号不好”等观念,诱导老人购买“改名改号码改密码套餐”,加上其他推荐的“项目”投资,迄今已花费超过16万元。  当“…
  • 29
    2025-04
    电商平台“极速退款”被人钻了空子宁波北仑:准确认定诈骗金额追回全部诈骗款办案检察官梳理下单账户和订单数据。“感谢检察机关为我们挽回50多万元损失,还给我们指出了平台管理存在的漏洞,我们将认真整改,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月14日,上海某电商平台的负责人致电浙江…
  • 29
    2025-04
    女儿因生活拮据盗走母亲存单,顺利支取存款后,为了隐瞒真相又伪造了一份存单。经辽宁省凌源市检察院提起公诉,2月4日,法院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分别判处王某、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各并处罚金2万元。急需用钱盯上母亲的存单王某离异后在娘家居住,上高中的孩子归她抚…
  • 29
    2025-04
    本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图为庭审现场。在电商繁荣、线上交易火爆的当下,二手交易平台成为年轻人处理闲置物品的热门选择。但繁荣背后暗藏危机,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二手交易平台及攒钱结算工具,虚构订单骗保证金,“共享理财”型诈骗时有发生。3月26日,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
  • 29
    2025-04
    “同一场直播,老用户下单贵30元”“优惠券电影票比线下还贵6元”……近期,多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在直播间购物时遭遇“大数据杀熟”。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是商家利用算法对高频消费者实施差别定价,购买同一商品,老用户或常购客户往往需支付更高价…
  • 29
    2025-04
    近日,据北京海淀法院消息,李女士与张先生原是夫妻关系。两人生育三个子女。李女士主张,2019年为了孩子上学两人办理了假离婚,并且签署了离婚协议书。双方办理离婚登记后,张先生拒绝复婚。张女士认为,张先生欺骗其办理了假离婚,故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依法分割双…
共1299记录«上一页1234...109下一页»